钛管焊接施工中,如何控制高温氧化与焊接变形?
钛管焊接高温氧化与变形控制技术 —— 从工艺参数到工装设计的全流程方案
一、高温氧化控制:氩气保护的 “三重屏障” 工艺
钛在焊接时易与空气中的 O₂、N₂、H₂发生反应(>400℃时开始吸氢,>600℃吸氧 / 氮),导致焊缝脆化(硬度可达 300HV 以上,远超母材的 150HV)。需通过全方位氩气保护形成隔离层,核心措施如下:
1. 焊枪气罩优化
氩气纯度:≥99.99%(杂质 O₂≤10ppm、H₂≤5ppm),使用前需通过露点仪检测(露点≤-40℃)。
气罩结构:
采用大口径陶瓷喷嘴(直径 12-16mm),氩气流量 12-15L/min,形成直径 8-10cm 的保护气帘;
喷嘴与焊丝夹角保持 90°,喷嘴距离熔池 3-5mm,确保电弧区完全笼罩。
示例:焊接 δ=5mm 的 TA2 钛管时,气罩内氩气流速需达到 0.5m/s 以上,可通过风速仪实测调整。
2. 背面充氩与拖罩保护
背面充氩:
焊前对管道内部充氩 3-5min,使 O₂浓度<50ppm(通过氧含量检测仪确认);
采用水溶性纸 + 硅胶板封堵(如图 1),形成局部气室,氩气流量 5-8L/min,出口处放置海绵吸收尾气,防止紊流。
拖罩保护:
对于外露焊缝(如管板焊接),使用带铜网的拖罩(宽度 40-60mm),氩气流量 8-10L/min,跟随焊枪移动,确保焊缝冷却至<200℃前始终处于氩气保护中(冷却速率约 5-10℃/s)。
3. 焊丝与坡口清洁
焊丝需使用不锈钢丝刷去除表面氧化膜,并用无水乙醇擦拭,禁止使用碳钢工具;
坡口两侧 20mm 范围内需用角磨机打磨至金属光泽,再用丙酮脱脂,避免油脂、铁锈污染焊缝(油脂中的 H 元素会导致氢脆)。